中國海關數據顯示,越南和印度尼西亞2018年向中國出口箱板瓦楞紙合計超過78萬噸,同比增長243%,占中國當年箱板瓦楞紙進口量的31.7%,而絕大部分進口增長來自瓦楞紙。對中國出口量增加的同時,東南亞各國箱板瓦楞紙項目的投資熱情高漲。
據菲律賓媒體近日報道,菲律賓United Pulp and Paper(UPPC)將投資85億菲律賓比索(約1.65億美元)新建一臺年產能達22萬噸的瓦楞紙機,計劃于2020年11月投產。
該項目4月16日得到了菲律賓國家投資署(Board of Investments)的批準。項目將位于布拉干?。?/span>Bulacan)的Calumpit,產品除了用于本地消費,也計劃出口海外市場。
UPPC成立于1969年,目前是泰國SCG旗下企業(yè)。據Fastmarkets RISI數據,UPPC目前在Calumpit擁有兩臺紙機,合計箱板瓦楞紙產能約23萬噸/年。
該紙機只是東南亞眾多箱板瓦楞紙新項目之一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中國主要包裝紙企業(yè)在馬來西亞和老撾宣布的包裝紙和再生漿新產能已達600-700萬噸/年,然而東南亞本地造紙企業(yè)以及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(qū)的投資者在東南亞各國也在不斷加大投資。
在馬來西亞,GS Paperboard & Packaging(GSPP)將新建一臺日產1,445噸/日的箱板瓦楞紙機,預計將于2021年投產。維美德將提供一條包括自動化系統(tǒng)和復卷機在內的OptiConcept M箱板紙生產線,紙機幅寬7.25米,設計車速1,200米/分,生產70–180 g/m2的箱板瓦楞紙產品。
GSPP位于馬來西亞雪蘭莪州,是日本王子集團旗下企業(yè),目前具有箱板瓦楞紙產能約30萬噸/年。
在越南,日本丸紅株式會社今年1月宣布在越南巴地-頭頓省新建35萬噸/年箱板瓦楞紙項目,預計將于2020下半財年投產。
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紙企正隆也計劃在越南的平陽造紙廠新增2號紙機,年產40萬噸箱板紙,預計2021年投產。
此外,據了解,今年以來越南本土造紙企業(yè)也相繼有箱板瓦楞紙機投產,合計釋放新產能約50萬噸/年。
在印度尼西亞,當地主要紙企PT Fajar Surya Wisesa Tbk(以下簡稱Fajar)下屬子公司的一臺印刷書寫紙機今年將改造轉產瓦楞紙,預計年產能為23萬噸。
據Fastmarkets RISI消息,APP也計劃改造在印尼的三臺紙機,并轉產包裝紙。這三臺紙機合計產能約85萬噸/年文化紙。
市場快速發(fā)展
除了中國廢紙進口政策帶來的影響,東南亞地區(qū)近年來包裝紙和紙板行業(yè)的產能擴張得益于經濟的增長,尤其是加工制造業(yè)和快速消費品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以及電子商務的興起大大帶動了包裝的需求。
越南的經濟增長在2018年創(chuàng)下10年新高,達7.08%,亞洲開發(fā)銀行最近發(fā)布的《2019年亞洲發(fā)展展望》預測今年越南經濟增長可達6.8%,明年達6.7%。
丸紅在宣布越南新投資時表示,越南箱板瓦楞紙的需求年增幅將大于10%,超過泰國、印度尼西亞和其他國家。此外,受益于大量外資出口產業(yè)帶來的穩(wěn)定經濟增長,越南預計將在2020年上半年成為在東盟國家中最大的箱板瓦楞紙消費國。
Fajar在其2018年度業(yè)績報告中也表示,印度尼西亞的消費品行業(yè)近年來吸引了大量投資,食品和飲料零售在2018年業(yè)保持了健康發(fā)展,這些都帶了包裝紙和紙板的消費需求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中國進口廢紙量的減少,Fajar在2018年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包裝紙出口量。公司2018年財報顯示,Fajar出口銷售額占公司銷售總額的27%,而2017年占比為16%。